别让电子烟成为未成年人的「新毒品」

未成年人的「新毒品」
=======上twitter的加速器【点我免费试用】=======

周末一场饭局上,同桌媒体人里有两个人掏出了电子烟。

“试试吗,很不错。”旁边一家媒体的年轻记者说着从包里拿出了一支新的:“周五去拜访XXX送了5支,说可以分享给朋友试试。”

我忙摆摆手,坐到了一旁的沙发区。

说实话,比起普通香烟我更讨厌电子烟。以前好友抽香烟好歹要跑到外面抽,现在电子烟风靡,大多数都罔顾北京控烟条例随时随地拿出来抽两口。

大概从2018年末开始,电子烟突然在中国创投圈火的一塌糊涂。

对创业者而言,2018年底「美国电子烟公司JUUL拿出20亿美金发年终奖」(要知道JUUL在2015年才创立,1000多人分,每人大概130万美金)的热搜可谓吹响了集结号,一时间悦刻、灵犀、魔笛、福禄、柚子……各种名人加持的电子烟品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,人人都想成为中国版JUUL。在货源端,网红、代购等也纷纷入局。

(过去一年,国内电子烟企业融资情况 制图 / 燃财经)

对资本而言,以2018年6月悦刻拿到IDG和源码资本3800万投资为标志,此后一年,资本开启狂热的「炒电子烟风潮」。

数千家民营电子烟企业拔地而起同时,云南中烟推出了电子烟产品“MC”;广东中烟已经推出 MU+和 ING 两款产品;山东中烟于 2017 年申请了可调式烟草物料;贵州中烟于 2014 年成立新型卷烟工程中心,并已申请 50 多项专利。

精明的创业者和资本能够如此狂热,无非是看到中国过去「先上车后补票」的互联网逻辑。

个个削尖了脑袋往前冲,只不过妄想野蛮扩张坐稳头部后,即便到了出监管的时候,也能补票活下去。

但从用户层面看,电子烟这个创业风口不过包裹着科技的光环,利用互联网加速推广,其本质上仅仅是一种获取尼古丁的「新解决方案」。

早在2005年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正式公布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》,就开始呼吁全球性控烟。

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和生产国,每年烟草消费量相当于排名第2-29位所有国家烟草消费量总和。

然而公约2006年才在中国生效,直到2019年公约要求的图形健康警示依旧没能出现在中国烟盒上。

在中国税收总收入中,烟草行业约占1/16,其上缴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占比常年稳定在6%至10%之间。

国家烟草专卖局曾公布:

2018年烟草行业全年实现税利总额11556.2亿元,这一数字基本相当于“两桶油”+“四大行”+“BAT”的利润总和。

暴利加上中国3.5亿烟民的市场,这无疑给了电子烟巨大的想象空间。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电子烟报告内容显示:

电子烟又称为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,其原理是通过加热一种溶液传送起雾供使用者吸用。这种溶液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、丙二醇、甘油和添加剂。

然而与香烟不同的是,电子烟中除尼古丁外,不含焦油、一氧化碳等香烟有的有害物质。相比之下,电子烟似乎是一种比传统卷烟危害更小的产品。

于是,电子烟品牌操盘者们纷纷打着“健康”“有助戒烟”的噱头大肆宣传。

(罗永浩在微博上向非烟民推荐电子烟 | 微博截图)

(345万粉丝的Austin Lawrence在Instagram上照片 | Instagram@vaustinl)

作为国内知名音乐节之一,5月举行的麦田音乐节上遍地都是电子烟的广告,演出间隙大屏幕循环播放,把它包装成年轻人潮流炫酷的标志,甚至出现集赞送电子烟的活动,且不需要验证参与者年龄。

名人效应加上颇具影响力的宣传场景,电子烟品牌方成功把烟草与魅力画上了等号。

这种无下限的营销不仅混淆了电子烟和普通消费品的区别,还煽动了越来越多年轻人投入电子烟的怀抱。

根据FDA在2018年11月15日发布的调查数据:美国12岁到17岁的孩子中,约有三分之二(67.8%)吸电子烟;

根据相关报道,德国12至17岁人群中有12.1%已经尝试过吸食电子烟;

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,15~29岁的年轻吸烟者中使用电子烟的比例已经显著超过30岁以上的吸烟者。

青少年正在成为全球电子烟的重要使用群体,电子烟正逐步成为年轻人的「新毒品」。

 

电子烟品牌方最喜欢打出的营销噱头就是电子烟能够「戒烟」、「危害小」。

然而,电子烟能「戒烟」完全是个伪命题。

打开某宝、某东等电商APP,检索“戒烟神器”,会弹出成百上千款电子烟产品。

随机询问几家销量较高的电子烟网店,商家均表示,所售电子烟“可以用来戒烟”。

(在某电商APP上搜索“戒烟神器”,排前面的都是电子烟)

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熊静帆介绍:“电子烟和香烟都是通过尼古丁刺激大脑产生欣快感,两者成瘾性基础一致,都会导致依赖性。从这一点来看,电子烟对戒烟并无帮助。”

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宜群通过实验检测还发现:市面上有的电子烟烟液尼古丁实际含量与标识含量不一,甚至数倍于标识含量,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更高的健康风险。

(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宜群对电子烟烟液中尼古丁含量进行检测)

尼古丁作为高度成瘾物质,是香烟口感的灵魂;市面上电子烟价格从50元~1200元不等,导致烟油或烟弹中尼古丁含量波动很大,为了口感不少产品尼古丁含量甚至比真烟还高。

对于老烟民来讲,如果抽了含量超标的电子烟,别说降低对尼古丁的依赖,反而可能会加重依赖。

中国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更是直接指出

“电子烟容易通过时尚的方式诱导青少年吸烟,此外电子烟的不安全性也会对青少年健康行为习惯造成影响。在产品广告宣传上,严禁商家将电子烟宣传为“戒烟神器”。”

(依然有商家们个个号称自家产品「天然健康」、「排毒清肺」)

其次,电子烟「危害小」毫无依据,甚至可能致死。

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将老鼠暴露在电子烟烟雾中12周(剂量和持续时间相当于一名10年资历的轻度电子烟吸烟者)后发现:烟雾已经在动物的肺、膀胱和心脏中造成DNA损伤,并抑制肺蛋白和重要的DNA修复功能。

纽约大学研究人员就此指出:尼古丁在人体内会转化为致癌物几乎毫无疑问。

中国市场上的电子烟种类繁多,大部分地区对于电子烟监管缺失,这使得市面上流通的各类电子烟产品鱼龙混杂。

多数电子烟厂商在原材料选择、添加剂使用、工艺设计、质量控制等方面毫无科学依据,仅仅是「换了外壳,换个牌子」,然后将锂电池、雾化器、烟弹等配件简单拼凑。

这其中很多电子烟加热过程会有助于电子烟释放甲醛、乙醛、丙烯醛等有害物质,还可能改变某些化学物质的成分,释放致癌物质。

而且电子烟中甘油的渗透压高,吸水,会让人口干、咽喉干,电子烟的二手气溶胶已经成为新的空气污染源,它其中包含的某些金属,比如镍和铬,不仅高于空气,甚至还高于二手烟。

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,与正常空气相比,某些电子烟二手气溶胶中的PM1.0和PM2.5含量分别高出14~40倍和6~86倍,尼古丁水平则高出10~115倍。

简而言之,电子烟的危害并不比传统烟草更小。甚至在某些情况下,电子烟还有着令人当场死亡的杀伤力。

(电子烟发生爆炸致死事故)

撕去「戒烟」、「危害小」的遮羞布,电子烟本质上就是一个瞄准了中国3.2亿烟民广阔市场而诞生的逐利产物。

 

更可怕的是,电子烟凭借年轻化的营销策略、多样的口味和炫酷的包装,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加入。

虽然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明确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,但电子烟线上线下渠道对购烟者的年龄并无限制,很多电子烟甚至没有“有害健康”的相关标示或类似提醒。

(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)

今年3月,山西长治市一所小学门口的小卖部被曝向学生出售电子烟;5月,河北邯郸市一小学门口小卖部向学生出售电子烟。

仅2019年,贵州贵阳观山湖区、福建厦门市、山东潍坊市、青岛黄岛区香江路、海南省儋州市、广西桂林市、陕西西安市、河南郑州市、浙江温州市等地,相继被媒体曝出当地中小学门口的小卖部在向学生大量出售电子烟。

甚至,很多商家向未成年人兜售电子烟是以“玩具”“新鲜玩意”之名。2018年11月,广州华南植物园内就有商家以“玩具”为名,向未成年人出售水果味电子烟。

电子烟的销售渠道正在逐渐下沉到四线以下小城镇及农村市场,蚕食未成年人。

不仅是线下渠道的渗透,截至8月2日,天猫上专卖电子烟的商家有1025个,涉及九百多个电子烟品牌,1万6千多件商品;京东上供销售的电子烟的商品达30多万件美团到店和外卖业务均开设电子烟业务;美团运营主体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了零售烟草(含电子烟)业务,线上下单,只需要不到一小时,电子烟就到手了。

(这些电子烟大多月销量超万笔)

在抖音上掀起一阵热潮的小辣条电子烟,有16种口味可供选择,包装色彩鲜艳,一次使用后即可丢掉,甚至不必填装烟弹。

(可以在某宝轻易买到各种类型的电子烟 | 网页截图)

目前在国内成立一家电子烟企业,只需要在工商局注册即可。

有电子烟从业者透露,在电子烟行业,投入500万元左右就可建立一个品牌,走礼品市场或是走代理直销渠道,年销售量达到1-2万支,就能赚取200万元左右的利润,利润率可达60%。

须知电子烟企业纳税按普通企业缴纳16%的企业增值税即可,而中国卷烟的综合税赋为59.5%。

2014~2018年,电子烟企业分别增加85家、1122家、1502家、1834家及1170家,国内电子烟在热钱照耀下,还处在「门槛低、大跃进」的阶段。

前段时间,FLOW电子烟创始人朱萧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一句话:“我觉得做电子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,我不以为耻。”

然而315晚会上,对于电子烟产品的定调是:“曾经烟草让全世界付出了惨痛的健康代价,现在电子烟正通过烟草相似的标签和路径,渗透进我们生活。曾经,我们没能阻止烟草的流行。现在,我们或许能避免电子烟成为时尚。”

(地铁上吸一口电子烟)

不可否认,电子烟初衷或许真的想帮助一部分人控制或者戒掉烟瘾,但在缺乏监管,毫不避讳对非吸烟人群的误导性宣传时,它的营销开始影响非吸烟者和未成年人。 那些以电子烟作为吸烟生涯开端的人应该认识到:既然电子烟可以成为烟草的替代品,那么烟草也可以成为电子烟的替代品。

电子烟不论怎么换马甲,它的本质都是「烟」。

与国内不同的是:

  • 2009年,巴西和加拿大禁止销售和使用电子烟;
  • 2010年,新加坡政府禁止进口和销售电子烟;
  • 2011年,阿根廷在禁止进口、销售电子烟基础上增加了禁止发布电子烟广告的禁令;
  • 2013年,西班牙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、出售电子烟;
  • 2016年,美国FDA发布声明称,电子烟属于烟草制品,在生产、销售、产品宣称等方面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;日本更是把电子烟作为药品监管,禁止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。

除上述国家外,法国、澳大利亚、西班牙、俄罗斯、塞舌尔、乌拉圭、柬埔寨、土库曼斯坦、哥斯达黎加、以色列、泰国、中国香港、中国杭州、中国深圳等国家或地区都相继设立了针对电子烟的相关法规。

(香港于去年宣布全面禁止电子烟 | 新闻截图)

最后,奉劝各位创业者,眼前的电子烟创业或许“钱途光明”,但对未成年人培养起的吸烟习惯,会害了他们一辈子。

部分素材参考:

《电子烟,在年轻人吞云吐雾间疯长的一颗毒瘤》,果壳,八云、黎小球

《电子烟瞄准中国孩子》,科创财经汇,林奇

《电子烟是“戒烟神器”吗?》,人民网,吕绍刚、胡苇杭、王楠

发表评论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